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67

167.他们的太阳在

167.他们的太阳在我们看来是一颗星星,但在那里显为火焰色,有我们太阳的四分之一大。按我们地球上的天数来算的话,他们一年约有200天,一天15小时。这个星球本身是星空中最小的星球之一,方圆不到500德国里。这些观察是天使们通过对比在我或我的记忆里所看到的有关我们地球的事实作出的。他们以天使的观念得出这些结论,天使的观念使他们能立刻根据别处的空间和时间精确测量出空间和时间。天使的观念因是属灵的,故远远超越世人的属世观念。

注:1德国里相当于6.64英里。

属天的奥秘 #8495

8495.“明天是向

8495.“明天是向耶和华守的一个圣安息日”表良善和真理的永恒结合。这从“安息日”和“明天”的含义清楚可知:“安息日”是指良善和真理的结合,如下文所述;“明天”是指永恒(参看3998节)。人若不知道安息日代表什么,因而表示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为何它被视为至圣。它被视为至圣的原因是,它在至高意义上代表神性和神性人身在主里面的合一;在相对意义上代表主的神性人身与人类的结合。因此,安息日是最为神圣的。它因代表这些事,故也代表良善和真理的结合方面的天堂,这种结合被称为“天上的婚姻”。由于良善和真理的结合唯独通过主实现,丝毫不通过人实现,还由于它是在平安的状态下实现的,所以人们被严厉禁止在那一日作任何工。这个禁令如此严格,以致凡如此行的灵魂都要被剪除,如我们在摩西五经中所读到的:
你们要守安息日,因为它是你们的圣日。凡亵渎这日的,必被处死;凡在这日作工的,灵魂必从他百姓中间剪除。(出埃及记31:14)
这就是为何有一个人只是在安息日捡柴,就被人用石头打死(民数记15:32-36)。这也是为何关于安息日的诫命是十诫中的第三诫,紧跟在关于对耶和华的神圣敬拜的那两诫之后(出埃及记20:8; 申命记5:12)。因此,安息日被称为“永远的约”(出埃及记31:16),因为“约”表示结合(665, 666, 1023, 1038, 1864, 1996, 2003, 2021, 6804节)。
由此可见以下经文关于安息日所说的话在内义上表示什么,如在以赛亚书:
谨守安息日而不亵渎的人便为有福。耶和华如此说,那些谨守我的安息日,拣选我所喜悦的事,持守我约的太监,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一个地方,一个名号,比儿女更美好;我必赐他们永远的名,不能剪除;凡守安息日不亵渎、又持守我约的人,我必领他们到我的圣山,使他们在我的祷告殿中喜乐。(以赛亚书56:2-7)
由此明显可知,“谨守安息日为圣的人”是指那些与主结合的人。“在耶和华的殿中有比儿女更美好的一个地方,一个名号赐给他们,一个不能剪除的永远的名号”,他们被“领到圣山”表示他们必在天堂。
同一先知书:
你若在安息日掉转你的脚步,在我圣日不行你意,称安息日为快乐,称耶和华的圣日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这日,不行自己的路,不寻求自己的私欲,不说一句私话,你就以耶和华为乐。我要以雅各的产业养育你。(以赛亚书58:13, 14)
“在安息日不做任何工”表示什么,这在此处是显而易见的,即:他们不可做始于自己的任何事,只能做始于主的事。因为在天堂,天使的状态是这样:他们不会意愿或去做,甚至思考或说出始于自己,或始于他们自己东西的任何事;他们与主的结合就在于此。当经上说他们不可行己意,也不可行自己的路、寻求自己的私欲、说一句私话时,所表示的是不去做始于他们自己的任何事。天使所具有的这种状态就是天上的状态本身;当他们处于这种状态时,就拥有平安和安息。主也有安息,因为当他们与祂结合时,他们不再劳碌;这时他们住在主里面。这些事由这些话来表示:你若称安息日为耶和华神圣的快乐,他们就会以耶和华为乐。在创世记(2:2),六日创造之后,主在第七日休息就表示祂的安息。
耶利米书中的这些话也表示这些事:
你们若留意听从我,在安息日不担什么担子进入这城的各门,只以安息日为圣日,在那日无论何工都不做,那时就有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他们和他们的首领,与犹大人并耶路撒冷的居民,或坐车,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而且这城必永远有人居住。(耶利米书17:24, 25)
“在安息日做工”表示源于自我的一切;“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或坐车,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描述了那些被自我而非被主引导的人;“君王”表示信之真理;“首领”表示它们的首要事物;“坐大卫宝座”表示它们来自主;“车和马”表示信的教义和理性概念。要知道,来自人自我的一切皆为邪恶,来自主的一切皆为良善。对那些被主引导的人来说,一切事物,直至其理解力和意愿的生命的最小粒子,因而直至他们所拥有的信和仁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流入的;对此,可参看前面通过经历所作的大量说明(2886-2888, 6053-6058, 6189-6215, 6307-6327, 6466-6495, 6598-6626, 6982, 6985, 6996, 7004, 7055, 7056, 7058, 7147, 7270节)。
安息日是主与人类结合的代表,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以西结书:
我将我的安息日赐给他们,好在我与他们中间为证据,使他们承认我耶和华是叫他们成为圣的。(以西结书20:12;以及出埃及记31:13)
因此,在安息日生火也是不可以的(出埃及记35:3),因为“火”表示构成生命的一切;“生火”表示构成始于自我的生命之物。综上所述,明显可知,主是“安息日的主”,正如主在马太福音(12:1-8)中所说的;还明显可知为何主在安息日医治了许多人(马太福音12:10-13马可福音3:1-8路加福音6:6-11; 13:10-17; 14:1-6; 约翰福音5:9-18; 7:22, 23; 9:14, 16);因为主为人们所医治的疾病涉及由于邪恶而存在的属灵疾病(参看7337, 8364节)。

属天的奥秘 #10645

10645.“不可向

10645.“不可向别神下拜”表要出于信和爱唯独敬拜主。这从“下拜”的含义清楚可知,“下拜”是指崇拜和敬拜。之所以要唯独敬拜主,而不是别人,是因为在圣言中,“耶和华”和“神”用来表示主(参看9315, 9373节提到的地方);还因为主是天地之神,并且是独一的神(9194节)。之所以说要以“信和爱”来敬拜主,是因为对主的敬拜要么源于信,要么源于爱。源于信的敬拜被称为符合真理的敬拜,因为真理属于信;源于爱的敬拜被称为源于良善的敬拜,因为良善属于爱。在主的属灵国度的人以信敬拜主,而在主的属天国度的人以爱敬拜主。
  不过,必须在此说一说以信和爱敬拜主是什么样。许多人以为,当他们相信教会的教义事物时,就是以信敬拜主;当他们爱主时,就是以爱敬拜祂。然而,对主的敬拜不仅仅在于信,也不仅仅在于爱;相反,它在于按照祂的诫命生活;因为如此行的人,也唯独他们才是那信主爱主的人。其他人都说,他们信主,但其实并不信祂;他们也可能说他们爱主,但其实并不爱祂。唯有那些照主的诫命生活的人信主爱主,原因在于,主不在有对真理的理解,却没有对真理的意愿的地方,只在有对真理的理解,加上对真理的意愿的地方。事实上,在一个人意愿真理,并出于意愿实行真理之前,真理不会进入他,并变成他的,因为意愿才是这个人。此外,主也与一个人同在于他那源于良善的真理中;源于良善的真理就是一个人意愿,并由此而实行的真理,而不是他理解,却没有意愿它们而实行的真理。事实上,没有意愿而实行是虚伪的,因为它们是行在世人面前,而不是行在主面前。
  此外,主不与空有一外壳的人同住,也就是说,不与一个不知道并实行祂的真理之人同住。主与人同在于源于良善的真理,也就是此人所意愿并实行的真理中;因为源于良善的真理构成与人同在的教会,并构成与他同在的天堂;简言之,它们使主自己住在他里面。
  人们若权衡一下这个问题,仅凭理性就能发觉事实就是这样;他们能看出,一个人的理解力是通过真理形成的,他的整个意愿是通过良善形成的。因为宇宙万物都与真理和良善有关;人的理解力被造是为了接受真理,人的意愿被造是为了接受良善。一个人所相信的真理被称为“信之真理”,以快乐充满一个人的良善被称为“爱之良善”。由此可见,形成理解力的信之真理是什么样,以及形成意愿的爱之良善是什么样,就决定了一个人是什么样;因为人之为人,凭的是他的理解力和意愿。因此,如果神的真理形成他的理解力,并构成他的信,成为其爱的组成部分的良善形成他的意愿,那么可推知,此时天堂便存在于这个人里面,主与此人同住,如同住在祂的天堂里。因为构成理解力的神性真理和构成意愿的神性良善来自主,或说属于主;属于主的事物就是主自己。由此明显可知,信主就是以信之真理充满一个人的理解力;爱主就是以爱之良善充满一个人的意愿;这些事只能通过从主学习真理,意愿并实行它们而实现。无论你说意愿并实行,还是说热爱,意愿都一样;因为一个人会去意愿他所爱的,去热爱他实际所意愿的。
  由此可见,什么叫以信和爱敬拜主。其性质就是如所描述的那样,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主意愿或渴望拯救所有人。祂意愿或渴望拯救一个人就是祂意愿或渴望把他引向祂自己,引向天堂。这一切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主在他里面;而主根本不可能在他里面,除非是在诸如住在他里面的来自祂自己的那类事物里面。这些事物就是源于良善的真理,因而是此人以信和爱所遵行的祂的诫命;因为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存在于一个人里面,或能存在于他里面来接受主与天堂。天堂本身也不是由任何其它东西构成的。
  信主爱主就在于遵行祂的诫命,主在约翰福音中也教导了这一点:
  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有了我的命令又遵行的,这人就是爱我的。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话,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在他那里作我们的家。不爱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话。(约翰福音14:15, 21, 23-24)
  别处:
  你们要住在我的爱里。你们若遵守我的诫命,就住在我的爱里。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你们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约翰福音15:9, 10, 14)
  关于仁与信的教义就教导了所要遵守,并必须照之生活的诫命。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